11月24日,永川区政协主席文良印带领区政协委员,到永津项目部参观了智慧工地建设。
在梁场智慧展厅,文良印一行听取了项目部负责人对永津项目概况、工程建设推进情况、智慧工地的运用效果等介绍,文良印对永津项目部在智慧工地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对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项目部一定要守住疫情防线,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一直以来,永津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秉承智慧、绿色、低碳、环保理念,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智慧工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项目预制梁场,采用纵列式布局,合理划分数字化管理中心、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半成品堆放区、钢筋胎架区等,设置16个台座,承担万家院子大桥、孔家桥大桥等共377片T梁预制任务。
来到这里,最大感受就是“智慧+低碳”。梁场采用梁场数字管理系统和智能养护系统,实现了T梁生产管理可视化、养护智能化。在来回穿梭的龙门吊轨道外设置了二级配电箱,场内设置三级开关箱,彻底改善了以往随意接电,线路杂乱,安全隐患大的现象;此外,制梁台座之间设置截、排水沟,与场区外三级沉淀池相连,在确保排水通畅的同时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该场地前期用于预制T梁,完成使命后,拆除即为高速公路路基,一地两用。真正实现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经济高效。
数字梁场助力项目生产管理
物联网技术、BIM展现、智能AI识别等手段实现了预制梁场生产有序、高效率、低成本的全过程智慧管控。其通过BIM+GIS技术构建了与现实相映射的三维数字孪生梁场,可实时查看场区内钢筋安装、T梁浇筑、养护、张拉压浆、运输等信息,对施工进度、物资动态、工效对比、质量管理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预警,可随时通过平台下达生产调度指令,实现了梁场计划、生产、运输及架设的全环节智能指挥调度。通过全工序安全质量数据的动态采集、实时汇总、自动判别、自动报警、自动定位、动态提醒、快速反馈的智能闭环管理模式,提高了安全质量管控效率。
智能喷淋保证T梁养护质量
T梁作为桥梁承受荷载的重要组成部位,T梁养护环节控制好坏关系整个桥梁结构的受力和安全。智能喷淋系统避免了传统人工洒水养护作业人员质量意识差和随意性强等现象,易出现漏养或养护不及时导致T梁早期开裂、强度降低、影响耐久性等问题。智能养护系统采用互联网技术、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中心等模块,基于气象大数据系统、微信小程序、PC端等控制体系,实现腹板、梁顶、梁端全覆盖、全过程自动喷淋养护,无需人工干预,节约大量人力。
“智慧+低碳”梁场提升公司知名度
永津高速项目打造的“智慧+低碳”梁场已开启 密集调研、观摩、交流模式,吸引了市公路学会、市交通局、区政府等39家单位前来观摩交流,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知名度的美誉度。项目部不断推进“四新”、“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智慧建造,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实现了T梁预制技术升级换挡。